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阳光论坛(第六场)

来源: 阅读:发布时间:2021-11-04编辑:孙文礼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术思想传播,10月2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东配楼201会议室举办了2021年第六期阳光论坛,主题为“主体、个体与身体:近现代中国的哲学和社会”。姜迎春教授、刘香菊副教授、徐明涛博士和王欢博士围绕近现代以来中国哲学与社会发展相关主题作学术报告。论坛特邀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所何卓恩教授作专家点评。论坛由学院党委书记朱丽霞教授主持,刘在洲教授参会点评,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及教学部老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

姜迎春副教授作“‘再造军医’:全面抗战前国民党军队的军医变革”主题报告。他从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对论题的创新发展以及自身困惑四个方面展开,回答了在军医奇缺的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如何通过对军医的培养、管理和补充来进行救治。报告丰富了抗战史和军医史研究,并提出透过军医发现国家与社会关系重塑这一创新观点。何卓恩教授充分肯定论题的前沿性,高度赞扬文章将问题意识与学术对话密切结合,同时对内容的简化和写作布局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刘香菊副教授以“民国大学院长制度变革:以北大清华为例”为题,从选题缘由、主要内容和不足之处三个角度出发,介绍了北京大学院长从“一科之长”到“大学之长”、清华大学教授与校长权力的分界点、以北大清华院长群体为主的学府精英以及院长制度成因和特征分析。何卓恩教授高度赞扬论文题目的启发性以及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并建议增加叙述学校类型以呼应上下文,丰富文章内容。刘在洲教授对刘香菊副教授的论文选题意义表示高度肯定,并对院长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对当前院长的任命选拔进行反思与建议,发人深省。

徐明涛博士作“跨文化体验下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本土报刊的认知——以‘京报’为中心”主题报告,介绍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以马礼逊为例介绍了跨文化接触与传教士对京报的认知以及历史上关于京报“索然无味”的观点,并分析京报对东西方社会的影响。何卓恩教授对论文选题的新颖视角、内容层次的清楚明了以及资料的丰富广泛表示赞赏,并建议对题目的具体落实要更加全面,对历史时间的把握要更加准确。

王欢博士以“阿兰·巴迪欧的主体理论渊源探析”为题,梳理了阿尔塞都之前的马克思主义阶级主体观,同时对巴迪欧的主体理论进行探究。何卓恩教授在肯定论文选题的重大意义,提出可以加强论述阿兰·巴迪欧的主体理论,以强化论文主体部分内容联系;并对文章四个部分的逻辑关系提出完善建议,引人深思。

最后,何卓恩教授还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论文题目、结构、正文、结语等多个方面介绍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为学生提供宝贵经验。

本次论坛聚焦学术前沿,精准把握要点,激发了师生学术研讨热情,促进了师生学术交流,拓展了师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刘天仪供稿,张弘摄影)



何卓恩,男,1963年生,湖北安陆人,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所教授、博导,《近代史学刊》责任编辑。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系(1983-1987)、历史学系(1996-1999)、中国近代史研究所(1999-2002),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原从事政治学教学与研究,2007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调入本所工作,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重点是近代社会思潮演变和战后台湾思想文化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陆赴台学人与台湾光复后文化重建"、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关系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赴台哲人研究"等,在境内外出版《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主义思潮》等书,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约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