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道”2023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在纺大举行

来源: 阅读:发布时间:2023-06-19编辑:孙文礼

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武汉纺织大学共同主办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道”2023国际高端学术论坛6月17日在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研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之道、实践之道、时代之道、人民之道。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有关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致欢迎辞,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田辉玉主持开幕式。

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领导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道”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交流,非常及时、意义重大。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开创性事业推向前进,迫切需要社科理论界增强自觉自信、扩宽研究视野,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拿出一批原创性、突破性、有影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提供深厚学理支撑。

田辉玉在主持论坛开幕式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之要,在时代之问中坚定选择,于历史洪流中正道直行。他要求纺大参会师生珍惜宝贵学习交流机会,充分汲取专家学者们的智慧经验,在理论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徐卫林在致辞中对论坛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他表示,武汉纺织大学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将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担负起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探讨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经验、科学内涵和世界意义。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湖北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喻立平,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汪信砚,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慧,美国马塞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终身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严文藩,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永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院长王雨辰,武汉大学教授袁银传,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魏文享、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刘进圃等11位知名学者结合各自研究,共同研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探究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鲜明特质及其历史地位、世界意义。

喻立平认为,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伟大时代,迫切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适应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

汪信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它是现代文明的新的民族形态,是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现代文明,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现代文明。

艾四林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进行了阐述,认为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问题要基于长历史观、大世界观、宽的方法论,实践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力量。

杨凤城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化力量,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既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生命体的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文化借助现代理念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形态和生命。

董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很好地诠释了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处理了活力与秩序的动态平衡关系。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力量有机统一,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好唯物辩证法,既要坚持以党的坚强领导维护治理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又要调动人民在治理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严文藩认为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是教育活动适应社会转型(变迁)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不仅是指教育现代性的实现,更重要的是指教育形态的不断变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的不断增长的过程。

王永贵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认识提供了新的视野,明晰了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坚持的原则和要求,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契合点,相互成就。

王雨辰认为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核心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践行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来实现。

袁银传深入分析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认为现代化是对于传统社会的反思批判、辩证扬弃和整体超越,主要依靠科技、资本、市场三大杠杆来推动,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价值目标。

魏文享认为超大规模国家需要以强大、统一、可持续的财政为基石,中国在历史上是既大且强。在近代从传统奏销财政走向现代国家财政的破立转型中,优化收入结构提高财政能力,重构中央集权财政的政治、法律及经济基础,调适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纳税人关系,凝聚政府、公众及纳税人的共识,始终是关键症结。

刘进圃则从技术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现场演示了如何用技术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开拓了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视野。

17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分三个分论坛继续就相关学术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30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做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述剑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学术研究、学理阐释、理论宣讲,与兄弟高校一道,为湖北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论坛是今年湖北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的第三场学术论坛,也是武汉纺织大学主办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理”2022国际高端学术论坛的“姊妹篇”。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阐释和交流活动,致力打造形成特色学术品牌,为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交流、推动理论创新搭建良好平台。